2016年12月16日, “中科创跨境并购全球机会基金项目推介会”在深圳华侨城华会所举办。本次活动,是由中科创国际并购中心主办,由平安证券、前海母基金、深圳创新投、同创伟业、方正证券协办。
同创伟业董事长郑伟鹤先生、深创投副总裁李守宇先生、前海母基金合伙人蒋锐女士、平安证券事业部区域督导肖建先生、平安证券执行副总经理李茵女士、中科创资产管理集团董事会主席张伟先生、禾盛新材董事兼总经理许进先生、禾盛投资执行总裁任杰先生、中德工业4.0联盟副主席王大伟女士、禾盛投资投资总监代会波先生,作为嘉宾出席此次推介会。
此外,企业家代表也成为此次推介会的座上宾,欧菲光(002456)董事胡箐华先生、名家汇科技(300506)董事长程宗玉先生、达实智能(002412)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林雨斌先生、科士达科技(002518)董事总经理李祖榆先生等30余家上市公司企业家代表。
金融行业耕耘12年,中科创投资布局海外市场
会上,中科创资产管理集团董事会主席张伟与嘉宾共同探讨,就关于国内并购以及跨境并购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需求,展开了热烈讨论。
中科创资产管理集团董事会主席张伟致辞
张总介绍,中科创在金融服务行业耕耘了12年,这12年尤其在产业金融上,迄今为超过103家企业,近60万名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累积管理资产500亿。中科创一直是为产业金融服务,领域涉及多个产业,更经历过最少一个半到两个经济周期的变化。到目前为止,中科创累计并购了3家上市公司,在去年股灾前减持了第二家,现在只剩下1家。
2016年,中科创并购了禾盛新材,同步在海外寻找优质资产,寻找资产的同时,发现大量的海外资产被低估,尤其是在欧洲危机的背景下,包括美国的资本市场的成熟度问题,与A股结合的话,这个差价都是值得全球更多的资本市场人思考的。
中科创拥有有魄力,并且舍得去投入资本布局海外的年轻团队。12年的产业金融发展经验,他们知道企业的需求是什么。今年11月份,中科创团队以及中科创战略合作伙伴——深圳市前海首能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发起人石蜀昆、平安证券南区事业部总经理张朝晖、前海股权投资母基金董事总经理王德荣,日本企业对中国投资促进会刘晓力会长等,乘坐私人飞机前往日本,进行为期6天的科技商务考察,与日本新生银行,Prevent株式会社以及SAISON CARD,孙正义的弟弟孙泰藏的投资会社等30余家企业建立了初步合作关系。
行业内有很多企业去海外,名义上是买资产,实际上最后却没实现。而中科创此行什么都不买,而是寻求建立合作,能够中国的A股市场的价值创造跟中国13亿人口的需求,同时将日本、欧洲、美国、南非等国先进的技术、人才结合在一块,以这样的方式与海外机构洽谈,他们是非常欢迎的。
1、精准的“投资 + 投行”模式,助上市公司和家族企业实现全球化资产配置
中科创国际并购中心的商业模式简单来讲,就是精准的“投资+投行”模式,协助有成长性的,未来潜力大的上市公司进行合作。协同A股上市公司寻找海外并购标的,提供并购业务咨询、协同并购及并购配套融资等方式进行运作,核心内容就是提供“一揽子并购解决方案”。其中,在跨境并购领域,我们主要以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材料技术、航空航天、半导体芯片、清洁能源、环保建材、高端机械设备、精密制造等产业为重点,结合高端服务业,如文化、旅游、健康、教育、体育等生态为主。目前已储备美国、欧洲、日本、以色列等各类优质资产超过80余项,并为二十多家A股上市公司搭建全球资产协同并购平台,每年为合作上市公司推荐10-30个优质协同并购项目资源和配套服务,希望中科创并购中心的成立,能够助力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提升外延式发展,打造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价值创造。
与此同时,为打造连接华人超高净值家族与全球资产配置顶级资源的桥梁,中科创家族办公室应运而生,中科创国际并购中心和中科创家族办公室双双成立,旨在构建缜密的全球优质资产,助上市公司和家族企业实现全球化资产配置。
我倡导的是,在某个区域看好的企业,如果是上市公司层面,第一步可以在定增或二级市场参与一部分,这些企业的估值相对是低估的。同时需要产业上的结合,邀请海外机构到中国来发展,将研发中心、人才团队引入中国。海外企业与中国企业,形成股权上的交叉性合作。这一点是我们首先应该让海外企业所了解的。我们在日本的一周,参与了30家机构、企业的会议讨论。最近外汇管制严格,1—6月份,每个月外汇储备下降600多亿。中国的外汇管制确实比较严,但如果是真正地走出去去投一些产业,我认为发改委、商务部、证监会、外管局都会支持。目前产业经济下行,进入了资本寒冬、资产的寒冬。但可以分几步走,先小步快跑,引入技术人才。未来的并购一定是结合中国的市场去发展,如果完全靠海外的产业,实现财务的并表,未来的发展也会很难。
2、整体布局海外资本运作,共同探寻海外并购及投资机会
最近我们重点关注德国的新材料,大型的陶瓷骨骼医药类企业,年净利润10亿人民币,按照新的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将近11亿人民币。如果按照国内的体量来讲,属于中大型企业,估值相对高,企业开价20亿欧元。而国际惯例不对等,没有业绩承诺,使我们进退两难,是买还是不买,买完了未来没有对赌,而全球5个国家布局,员工将近2500人,我想大家很有体会,因为在座产业的今天有20几家上市公司的人坐在这里。这是我以及在座企业家们都要去思考的,这是一个特性。并购的核心在于运营,其次是文化。我觉得“走心”就是文化,双方“走心”,实现相通。
今天我邀请行业的大佬共同来探讨,中科创每个季度会开展海外科技商务之旅,通过“走出去”,将海外市场标的做整体布局,包括设立海外办公室。目前在日本已设立中科创家族办公室,进而在德国开设办公室。办公室不仅仅包含中科创团队,同时邀请各个国家政界、商界的相关领导担任中科创国际并购中心顾问。例如在日本,拟邀请索尼董事长担任日本中科创国际并购中心顾问。在德国,拟邀请德国前副总理担任德国中科创国际并购中心顾问,法国、英国,同样邀请商政两界重量级合伙人担任中科创国际并购中心顾问。
中科创欢迎在座的以及未来的一些企业能够实现紧密的合作,中科创依托广泛而优质的资源在海外寻找项目,同时进行资本运作及布局。在未来的3—5年、5—8年,一起往千亿市值去发展,实现共赢。中科创目前开拓中科创产业金融生态平台,已形成“中科创金融控股、中科创城市更新、中科创资本(香港)、禾盛新材(002290.SZ、中科创国际并购中心及中科创家族办公室、中科创基金会”六大引擎。目前产业地产方面,深圳储备10宗土地,货值600多亿,利润超过200亿。中科创未来主要深耕两个部分,产业地产以及资本投资。
中科创国际并购中心将联合中科创家族办公室陆续开展欧洲、德国、法国、英国商务科技之旅,同时邀请在座的各位,邀请真正有海外资产配置以及希望通过海外并购提升企业外延价值的企业,共同探寻海外并购及投资机会。未来我们每个月都会与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展开不低于20家的上市公司路演对接会,也欢迎在座的各位朋友能成为我们的伙伴,能跟我们一起为中国价值创造加油,为中国梦加油,谢谢各位!
共同探讨,如何把握全球机会,跨境并购海外资本
自中科创成立至今,一直秉承着“合作共赢、臻于完美”的理念,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行业伙伴的支持,在座嘉宾更是畅所欲言。
1、同创伟业董事长郑伟鹤先生:把海外的优质资产融入国内
同创伟业董事长郑伟鹤先生发言
中国经济发展,核心的主题就是“科技创新与转型”,把科技创新作为一个转型,跨境并购不是要并购海外便宜的资产,实际上还是带着中国这几年快速成长起来的WTO中国的贸易,或者各方面给的一些红利,来进行技术转移,把国外的技术、把国外好的品牌、把国外好的产品带到中国来,然后让中国人一方面提高消费水平、医疗水平,一方面在提高科技水平,在让这个世界更加地有更多的机会来把握这种科技成果的一些好处。
同创伟业这几年其实不约而同也在这方面做探讨,我自己也去考察过硅谷、考察过以色列。现在很多的做法不仅仅是把国外的东西拿进来,甚至是把中国的东西输出去。
有很多这些机遇,值得我们去探讨和尝试,例如中科创提到的日本,我觉得日本确实有很多的一些精神,对质量的把握,工匠精神,包括日本的文化也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这里也很需要我们去深度地挖掘。
中科创扎根深圳这么一个日新月异的创新市场,并且开着自己的私人飞机带我们到全球做并购,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形势,那么也期待与张总共同去全球商务考察,把海外的优质资产融入国内。
2、禾盛新材董事兼总经理许进先生:携手中科创,共同来探讨海外并购的新机遇和新方向
刚刚郑总也讲到,很多的企业已经走出去,包括近年来很多的产业资本做了大量的并购项目,但是对于金融资本的并购,相对产业资本来讲,很多时候并不是特别成功。
基于这个想法,张伟董事长在今年年初提出,成立中科创国际并购中心,其中有几个关键点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我们过去的12年,虽然一直在做传统金融、产业金融,但是实际上与上市公司有过多次合作。除了我们并购上市公司以外,过去十几年大概服务过100多家的上市公司,包括提供投融资业务及其他资本投资业务。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他们对境外的并购项目兴趣非常浓厚,但是苦于没有太多的资源,资金端、项目的来源端都比较缺乏。
这一点却是中科创的优势之一,经过这些年的摸索,中科创搭建了六大资本通道,分别是日本、欧洲、以色列、美国、南非以及阿布扎比。中科创与各个区域所在地的有影响力的机构,资源方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比如以色列,他们的投资机构专业且业绩突出,以色列最大的风投基金,我们计划与他们共同设立海外办公室。以色列的TMT、健康、医疗、生物农业等都是科技含量高,创新度高的核心优质产业,相信以色列的产业技术跟中国的资本市场相结合,一定会实现两国的互利共赢。另外包括日本智能制造、环保、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都是我们值得去探索,去开拓的领域。
中科创国际并购中心下一步的规划是走进欧洲,如果各位对欧洲,包括德国、法国、英国感兴趣,那么邀请这些朋友们一块去考察。实地考察海外优质项目标的,共同探寻海外并购及投资机会。
我们再说并购的事情,为什么考虑并购这个方向,第一我们有切身的经验和相关的上市公司资源。所以我们想搭这样一个平台,中科创国际并购中心想与这些有想法、有实干精神的上市公司共同合作,实现共赢。跨境并购是一项极其复杂的业务,而且风险很大。但恰恰它的这种价值,是值得我们去探索的,甚至要更加具体地去推动中国价值创造。所以我们最近通过市场化的激励机制,来建立最有竞争力的全球合伙人的机制。所以在这种大时代国际化的趋势下,海外并购,我们通过有效的机制,先从管理公司这一方面吸引人才,甚至我们在前台可以给到40%的GP份额,中后台可以给到20%的GP份额,最后就剩了40%,而这40%,我们最近一年多在美国、欧洲、日本、南非、以色列都搭建了自己的资本通道。
中科创新设立的两只海外并购基金已经逐步落地,其中之一是“中日机会基金”。从我们上次从日本回来以后发现,日本的优质核心标的远超过我们所接触到的。现在中科创并购中心标的池大概有150家左右,我们预计将全球储备标的池逐渐扩大到500家左右。我们对产业和行业有所要求,基本上类似于还是挑了一些中国的战略新兴产业,能够跟中国消费市场,特别是消费市场能够发生巨大关联的行业,这是个产业分别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材料技术、航空航天、半导体芯片、清洁能源、环保建材、高端机械设备、精密制造,高端服务业。
我们合作的方式很多,最初的方式就是我们帮企业寻找资产,目前我们更愿意深度参与,包括参与境外的金融业务。我们的双GP的基金也同样可以参与,共同作为投资者一同来参与,这也是其中的一种方式。日本、欧洲、以色列,这是我们已经在搭建的资本平台,或者是我们逐渐在当地设办公室的一些合作方,逐渐已经开展。
我们重点关注了10个产业,这些产业之外的,可能我们不会参与投资,但是不妨碍我们提供持续的跨境金融、并购的标的推荐的服务,如果是属于这10类产业的,以我们现在的自有资金和自有资本,希望大家共同来参与。主要服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协同A 股上市公司寻找海外并购标的, 提供最优质的并购业务咨询、协同并购及并购配套融资等“一揽子并购解决方案”提供一揽子的综合金融的服务。
我们的合作方,平安证券,前海母基金等,美国方面是博龙资本,参与过金博会的朋友会有所了解,博龙资本是美国非常著名的投资公司。最近合作的南非安兰证券是宁波建工收购的,从前期接触来看也有丰富的资源和平台。他们在阿布扎比投了一些金融牌照类的服务,这些都会成为中科创并购中心的平台和资源,来为我们的合作方,上市公司、金融合作方提供优质专业的金融服务。
3、中德工业 4.0 联盟副主席王大伟女士:将德国优质工业技术商业化
我第一次见张总的时候,他跟我说做国际并购的时候,我认为是很多年或者是一两年以后再去想的事情。张总跟我聊了很久说了一句“你这两三年在干嘛?”我说这两三年一直在忙项目,因为我的热情向来在技术的商业化、在项目的创造上。也就是说跟今天在座的各位,应该是讲我们这些项目增值的这些真正的操盘手。
这两三年我到底做了一些什么呢?主要的业务是技术商业化。恰巧我们做的这个技术商业化其实就是中外技术融合,一切围绕着怎么把国外的科学家带到国内来,怎么让国外的科学家进国内之后创造一个新项目,以及现在给我打开的这个视野其实我们应该要出去,资本也得跟着我们的通道一起出去。
第二个德中4.0这个联盟是唯一一家在德国注册的以4.0为方向的组织,总部在杜赛,我是执委副主席,这个组织是前德国副总理菲舍尔指导架设的,他之所以支持这个组织,因为我们这些300多位跨越中德的这批人,他说“这次的工业革命一定要赶上的,中国一百多年的耻辱是来自于工业革命损失了时会”,这次是2.25(音)和中国4.0两个结合点启合非常好。去年9月份开始,我们通过以色列的工作机缘结识了一群朋友,包括原科创委的领导,还有深圳某军民企业,组建了一个基金。
这些工作起源于现代商业发展研究中心的工作,我跟张总的认识也是因为合作推广署的机会。
接下来有大的并购项目会产品,所以我们的项目,我们的平安证券、证券公司来看,可能资本偏小了,但是我想借郑总刚刚讲的话,其实这里面有很多的隐形冠军,爆发力极强,这里面恰恰适合中科创现在在做的事情,“投资+投行”,我们以往的概念当中,理解的天使投、A轮,还没有完成技术储备,是从团队、梦想开始的。但是这些项目的中外人士首先拿到了技术储备再是资本储备,这种爆发力是很强的,我们是一个加速器的概念。也有大量的在德国本地的财务数据非常好的隐形冠军,这些可以快速地协同给所有的上市公司。
我今天要讲的是这些了,希望会后有很好的交流,很感谢中科创给我们提供了后面的逻辑,让我们理解到,实际上在资本运作后面的逻辑不是我的专业,是中科创的专业,所以我们也很愿意跟中科创在以色列、在德国,在后面的项目的跟进上有更多的协同合作。
4、深创投副总裁李守宇先生:政府引导,跨境并购“专业化、国际化、多元化”
深创投副总裁李守宇先生发言
对跨境并购这一块,深创投这几年也在布局,我们投资的企业有境外成份的也有一些,在“专业化、国际化、多元化”,这“三化”的驱动下,中外基金方面又新的一轮推动。
中美方面,我们现在也在布局,包括在硅谷这边我们也想设一个平台,现在我们和他们合作设了一个中美之间的合作基金,也是我们自己参与的。
德国方面,包括德国的4.0,德国的汽车制造,汽车零配件,我们和一个做汽车零配件的公司也在接触,包括德国的精细制造。大族激光的高总前些年也在布局激光技术,高总也是我在高新投引进投资过的一个企业。
张总今天组织了跨境并购全球机会基金项目推介会的论坛,我觉得大家有机会在这里交流非常好。深创投希望和中科创、在跨境并购上能够有所合作,这方面一是资金领域的,我们在各个地方利用我们大家的合力,在各个地方设置的机构,或者是我们这个基金,再者是我们的投资企业,深创投到目前也有一个投了将近600、700家的企业,里面也有很多是我们上市公司的老总对技术有很多的需求,有些我们把渠道打通了创造这些条件,我觉得是很有机会大家一块合作的。
政府引导基金这方面,包括跨境并购这方面,我们也非常支持。我们和腾邦、怡亚通的合作也在不断地加强,我们希望和上市公司这方面有更多的合作。
5、禾盛投资投资总监代会波先生:相约德、法、英的科技创新之旅,共同参与中日、中欧全球机会基金
目前海外并购的市场趋势,统计到2015年是478宗,涉及到2千多亿美元,整个海外的并购里面上市公司占到了319宗,占到了接近2/3的主导地位。投资的方向还是以并购为主导,接近80%都是这样的一个模式。在行业分类主要是TMT、农业食品、能源、矿产这几个行业占比较大型的行业出现了几个大的并购案例。
海外并购基金发展的趋势,主要是上市公司加券商,还有PE,还有双GP的模式,我们上市公司在PE并购的基金做的协同发展是一个非常大的趋势,行业TMT、健康、文化、互联网都是属于热点,监管这一块也是对这一块也是一个加强规范协同并购的模式。
日本有一些并购的新机遇,2016年的上半年我们看到,日本企业并购的额度是1.73万亿日元,是去年同期的大概3.6倍,创了9年的新高。
在欧洲方面,我们看到,欧洲传统的产生的品牌吸引力和科技实力,这成为欧洲一个比较大的竞争力,另外,欧洲目前也是充分地享有对外实业投资融资的便利,以及欧洲市场会有比较丰富的并购经验,较高的并购流程和标准化的程度。
我们会统一提取60%成为劣后的收益,是整个超额收益的60%。在管理费和管理收益上,我们收取2%的管理费,每年管理团队会收取20%的盈余分成。
会议现场,与会嘉宾认真倾听
除了以上几位大咖嘉宾的精彩讲解,会议的嘉宾交流环节,由禾盛投资执行总裁任杰主持,与会嘉宾均热情地参与,前海母基金蒋总、平安证券肖总、方正证券莫总、康成药业林总、华西股份赵总、名家汇阎国民、科士达李总、劲拓股份刘总等也积极发言,并表示中科创跨境并购全球机会基金推介会为上市公司搭建了互利共赢的平台,期待与中科创国际并购中心更多的合作。
2016年11月6日,深圳第十届金融博览会上艾学峰副市长为中科创国际并购中心亲自揭牌,11月12日-11月17日,中科创首次全球定制商务考察之旅—日本商务科技之旅圆满完成。12月16日,成功举办“中科创跨境并购全球机会基金项目推介会”,多位金融行业大咖,30余位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及实际控制人参与,成功搭建了全球并购资源及需求对接平台。若需了解更多项目信息和资源对接的信息,请关注中科创国际并购中心公众号。
2017年,中科创国际并购中心将继续鼎力前行,期待与您相约中科创全球商务科技之旅,创造更多有价值的发展机会和财富!